劉洋(左)在理論課上與班主任、山東藍翔技師學院汽修專業教員龐子貞會商發念頭題目(4月17日攝)。
四年前,來自加納的15歲少年塞爾吉奧·湯普森離開山東藍翔技師學院(原名為山東藍翔高等技工黌舍)進修汽修,成為這里的第一位本國留先生。塞爾吉奧給本身取了一其中文名字“劉洋”。從中文零根本、專業常識零起步,到現在中文交換自若、蒙眼用一頓飯的功夫就可以拆裝汽車發念頭,劉洋在中國的接管職業教導的履歷就像是一場“奇遇”。
為了進修中文,劉洋在宿舍的各個角落貼滿了漢字拼音卡片,捉住各類機遇操練中文白話和聽力。在藍翔技師學院進修的第二個年初,劉洋已可以或許比擬流暢地跟同窗和教員交換了。從小酷好汽修的劉洋在專業上吃苦盡力,成就一向不變在班級前十名。
本年炎天,收成滿滿的劉洋行將畢業返國。四年前,劉洋的父親、加納修建商本杰明·湯普森將兒子送到中國進修;四年后,父子倆醞釀在加納創辦一所汽車職業手藝教導黌舍,約請中國的教員前來講課。
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(右)在停止蒙眼拆裝發念頭操練(2月26日攝)。蒙眼拆裝發念頭是一位汽修人必備的本質,發念頭齒輪、螺絲遍布,操縱者必須對每個構件的地位和拆裝挨次很是清晰,同時也須要大批的時候吃苦操練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(前排左一)在講堂上聽講(2月26日攝)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(右一)在理論課上和同窗一路研討汽修題目(2月26日攝)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在宿舍和母親視頻談天(4月17日攝)。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在繕寫條記(4月17日攝)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(左)與同窗一路打籃球(4月17日攝)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
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留先生劉洋(左)和同窗一路吃午餐(4月17日攝)。 本站記者 王凱 攝